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是怎樣理性思考的?他們在商業活動和個人生活中是如何做決策的?
95歲的智慧老人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他提倡要學習在所有學科中真正重要的理論,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所謂的“普世智慧”,以此為利器去研究商業投資領域的重要問題。
因為每個學科都是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這個世界,都是一個摸象的瞎子。要對世界有真實的了解,就必須掌握多個學科的核心思維方式。
本文是對查理·芒格100個思維模型的重磅匯總,值得收藏起來反復研讀、推敲精進。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還指廠商把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去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
又稱為直觀,通常被描述為,一種不用經過太多思考過程,很快就能出現的直接想法、感覺、信念或者偏好。當我們有某種信仰,但是不確知它的原因時,通常會將它歸于是一種直覺。認知科學認為這是因為生存的演化壓力而產生的人類心智能力,讓人類可以快速做出判斷,采取行動,它通常與右腦連結在一起。心理學與超自然學對這個能力深感興趣。”(參見:思考,快與慢 —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系統1’的運行時無意識且快速、情緒化的,‘系統2’的運行需要費腦力,要慢一點更加理性化。)
優化問題的局部最優解是指在臨近解集合當中的最優(最大或者最小)解。相對應的是全局最優,指在所有可能解而不僅僅是鄰近值當中的最優解。
由一個決策圖和可能的結果(包括資源成本和風險)組成, 用來創建到達目標的規劃。決策樹建立并用來輔助決策,是一種特殊的樹結構。
指由于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是啟發式偏差的一種。指人們往往根據認知上的易得性來判斷事件的可能性,如投資者在決策過程中過于看重自己知道的或容易得到的信息,而忽視對其他信息的關注的進行深度發掘,從而造成判斷的偏差。
指人們會傾向于尋找能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對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更加關注,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觀點的方向解釋。”
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很多時候,真正拉開人與人,企業與企業,國家與國家的,就是效率。效率反映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同樣時間產生價值,另一個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前者由后者影響。就像教父的一句經典:用半秒鐘看透事物本質和用一輩子看透事物本質的人生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經濟發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國家同一事物的發展有先后順序,比如互聯網,電器。美,日,中,印。孫正義的這個思維模型讓人毛骨悚然,他投資馬云,馬云要2000萬,他投8000萬,楊致遠雅虎為200萬掙扎時,他投了一個億,iphone2007年出現,他去告訴喬布斯,未來的手機是電腦加手機,應該你來做。我能投資你嗎?喬布斯說我不缺錢。孫正義繼續說合作嗎,那如果你做,我能跟你合作嗎?我幫你賣。喬布斯說,你連運營商都沒有怎么賣呢?好吧,既然你第一個找我,我同意。回去孫正義就收購了日本第三大運營商。現在,孫正義賣了很多阿里巴巴的股票,花了311億美元全力投資了物聯網芯片,并成立了1000億美元的基金,只投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并揚言,未來三十年,機器人的數量超過人類的數量。
一個事物的發展,從誕生到發展,應用,大規模普及,都有一個過程。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也有先后順序之分。這種不平衡性,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身發展的不平衡性,誕生,成熟,應用,可以說是技術本身隨著時間的發展。第二種是空間的變化,不同地區普及這項技術的誕生成熟應用不同,因而有的不平衡性。比如:火車剛開始很慢,比馬車還慢,現在呢?不同地區的火車發展程度也不同。這也是為何我國會幫非洲建鐵路,因為趨勢不可避免,雖然鐵路在我國很成熟,但在國際在非洲,還有很多機會。而互聯網,一開始我國很多的app都是照搬美國,也是利用這種不平衡性。
這幾年,國內互聯網愈發成熟,獵豹看國內安全移動市場已成紅海,就去切入國際市場,猶如狼入羊群。只用兩年就成了全球安全清理的王者!而蘋果戰勝諾基亞是利用了事物發展本身的不平衡性,因為智能手機就是數字手機發展的新一代。這種不平衡性一旦發生或發展,就具有不可逆性。不平衡性模型在昨天等飛機接一個光頭老師快睡著的突然頓悟,這個模型包含了非連續性思維模型,切割思維模型,緯度思維模型的新的組合創造!
有這個模型,你會覺得處處充滿機會!什么時候都是最好的時候!
很多人在思考時基于刺激,反應。缺少中間過程,這個中間過程,就是自己的選擇,要把被動變成主動,從應激的刺激反應到刺激,思考后的選擇,反應。
一個人有的很多觀念,情緒,行為,源自一個人形成的隱含前提,比如:男盆友就應該包容我的壞脾氣,面對不熟的人我不能拒絕,面對別人的要求,我就應該有善意的包容。這種隱含前提,也會隨著時間,空間而不斷變化。隱含前提,好處是可以加快一個人信息處理速度,比如,在遠古時期,看見獅子就跑的人生存能力更強,這樣的人就成了我們的祖先,而在那思考為什么的就被吃掉啦~而且,有固化一年前提的人容易形成自我一致性,有穩定產生的安全感。同樣的,這些隱含前提也容易讓人固執,偏見.
突破包含:前提突破,時空突破,格局突破,系統突破,需求突破,辯證突破,角色突破,視角突破,邏輯突破等等。束縛源于邊界,規則,框架,經驗,人的本能,視角等等。
人有兩個思考系統,系統一與系統二。系統1無意識思考,自動駕駛狀態,慣性思維,思維定勢。系統2需要耗費精力,需要聚焦和專注。大腦的一個最基本原理就是,能不用腦就不用腦!有時,要避免大腦做本能的思考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