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爆發:巨頭十年攻防戰
- 2019-10-10 11:19:00
- 志辰 轉貼
- 3194
隨著我國互聯網用戶數量在2008年躍居世界第一,電商行業不斷涌現新進的勇者,競爭一時間變得激烈起來。
之后數年,大量傳統企業和資金流入,線下企業布局電子商務,網民數量和物流快遞行業呈爆發式增長,電商邁入移動化發展。在政策層面,電商發展的障礙被掃除。電子支付、網上交易、電子商務模式、網上購物等方方面面都有了規范指引。
從2009年3G商用,網購用戶破億;到“雙十一”大促開啟。從各大美妝電商平臺崛起,到天貓國際、網易考拉、京東海外購等跨境電商品牌相繼面世。中國電商市場浩浩蕩蕩,經歷了快速發展的大熱時期。
在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來,在資本助推下跑馬圈地,現頭部流量平臺已形成贏者通吃格局。網購市場中阿里、京東合計占四分之三市場份額,拼多多、蘇寧、唯品會等緊隨其后;長尾企業數量眾多。
打響份額爭奪戰
2008年之后的電商江湖,有阿里巴巴和京東之間的巨頭攻防戰,也有一眾電商平臺的入局。雖然,他們之后的命運不盡相同,但當初他們共同的目標都是搶占市場份額,分得市場紅利。
2008年,天貓的前身淘寶商城誕生,這一年也被譽為國內B2C的元年。2009年,京東也從3C向全品類發展。之后的B2C市場,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凡客誠品、樂蜂網、聚美優品等電商企業,紛紛在各個細分領域占領市場。
電商平臺間競爭的白熱化,始于阿里巴巴“雙十一”購物節的開啟。2009年,剛剛接手淘寶商城的張勇想通過低價讓“消費者每年好好玩一次”,由于11月11日這個日子簡單好記,于是開啟了第一屆“雙十一”購物節。
事實上,隨著電商低價的概念開始深入人心,電商平臺之間的價格戰愈演愈烈。
2012年,一場號稱史上最大的價格戰開打。8月14日,京東CEO劉強東兩條微博掀起電商爭霸導火索,劉強東連發兩條微博:京東大型家電三年內零毛利,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10%以上。
其后包括蘇寧、國美等多家電商高層在微博中回應了劉強東,一時間電商行業硝煙彌漫,新一輪電商大戰拉開序幕。大家你來我往,口水戰不斷。2012年9月,國家相關部門出面,這場價格大戰才有所平息。
其實,經過多年的發展,阿里巴巴的“雙十一”和京東的“6·18”都已不再是自己的節日,逐漸演變成所有電商參與的全民購物狂歡。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雙十一”,由淘寶商城更名而來的天貓商城交易額高達2135億元,京東交易金額為1598億元。而2018年“6·18”,京東交易金額為1592 億元,天貓商城雖然沒公布最終數據,但排名僅次京東。
長期以來京東和淘寶,在電商領域一直是穩居龍頭地位。但在巨頭對壘的期間,也有一批垂直領域的電商平臺悄然崛起。
譬如樂蜂網、聚美優品、唯品會、凡客誠品等在美妝、服裝細分領域混戰。不過如今,樂蜂網宣布關閉、凡客誠品也早已倒閉、聚美優品股價大跌,垂直領域似乎只有唯品會占領了一席之地。
最近數年,阿里巴巴、京東和唯品亦遇到了新型電商平臺的挑戰,隨著拼多多從“微信”與“五環外”殺入主戰場,成為新的“威脅者”,電商的競爭格局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此外,在電商大熱期間,巨頭們除打響價格戰之外,也紛紛抓住新機會,開始在新的業務上對壘。
跨境電商火熱異常
隨著2015年“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跨境電商站到了資本市場的風口上。
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5.4萬億元,同比增長28.6%。其中跨境出口交易規模達4.49萬億元,跨境進口交易規模達9072億元。
在風口下,阿里巴巴上線了天貓國際;亞馬遜推出“直郵中國”業務;唯品國際、網易考拉、京東海外購等跨境電商品牌相繼面世,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加入,形成了一個熱鬧非凡的市場。
平臺面世之后,各大電商企業開始了激烈的競爭。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在主流的跨境進口電商平臺中,網易考拉海購整體交易額排名第一,占21.4%份額;天貓國際購名列第二,占據17.7%份額;唯品國際位于第三,占16.1%份額;排名第四的是京東全球購,市場占比15.2%。
經過三年的發展,跨境電商的發展格局再次生變。
根據艾媒咨詢日前發布的《2019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網易考拉、天貓國際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前二,分別為27.7%、25.1%;海囤全球(京東海外購)、唯品國際、小紅書等平臺則緊隨其后,市場份額依次為13.3%、9.9%、6.1%。
今年9月6日,阿里巴巴與網易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巴巴以20億美元全資收購網易旗下跨境電商平臺考拉。
由此可見,阿里巴巴將在跨境電商行業中占據半壁江山,市場份額將接近53%,具有絕對領先優勢。
在一個火熱的市場里,有機遇但也面臨風險。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表示,當前階段下,進出口電商仍處于規模快速發展期,出口電商為了提高知名度、銷售量、迅速搶占海外市場份額,需要大規模庫存支持,“燒錢”成為必然趨勢,從我國主要的自營型跨境電商平臺來看,隨著庫存的大規模提升,經營性現金流為負已成為行業的普遍現象。
張周平認為,未來在“資金”之外,如何提升客戶體驗感等軟實力成為企業核心,而產品差異化、規模集中化、平臺化、流量轉換率等指標成為繼續推動企業成長的關鍵因素。
再綜觀整個中國電商行業,在歷經了白熱化的流量競爭期后,終將朝著新的方向發展。
(來源:時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