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征”闖世界
- 2019-09-26 17:04:00
- 木子 轉貼
- 4871
一個震驚世界的消息
1984年4月8日,中國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將中國第一顆靜止軌道通信衛星送上了太空。
“看來航天是搞到頂了。”時任航天工業部部長宋健“潑冷水”的背后更多的是擔憂。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航天,幾乎沒了國家任務,“皇糧”不足,人才出走。 隨著國際環境的改善,中國航天人意識到,經過30年發展,已10余次成功發射衛星的長征火箭應該在國際市場中有所作為。 于是,他們提出了利用中國火箭去承攬國外衛星發射任務的“大膽”設想。 剛被任命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的劉紀原負責改革脫困工作,他認為,航天人發揮自己的優勢將長征火箭推向國際市場,既可以為國家賺取外匯,又能鍛煉隊伍。 那年秋天,由烏可力、陳壽椿、黃作義等10人組成的“發射服務市場開發小組”成立,劉紀原作出批示:“先走出去,了解實際情況后再確定方針。” 航天工業部的外貿窗口——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負責“走出去”事宜。從此,國際舞臺上開始頻頻出現中國航天人的身影。
1985年5月30日,一個以著名火箭專家屠守鍔為顧問的4人代表團飛赴日內瓦,參加國際空間商業會議,這是中國航天人首次現身此類會議。 會上,代表團團長、航天工業部科研局總工程師陳壽椿作了題為《中國空間活動及其提供國際服務的可能性》的報告。 報告結束,會場先是驚訝,繼而騷動。 之后,中國代表團又播放了介紹長征火箭發射衛星情況的錄像片,雖然內容不多,畫質也不怎么清晰,但會場炸開了鍋。 “因為在這之前,世界幾乎無從得知中國航天。”如今已80歲高齡的陳壽椿回憶道,“很多外國專家、記者都爭相擠到講臺前去記筆記、拍照,唯恐有任何遺漏之處。” 會議結束,他們剛回到旅館,來自法、英的記者就叩開了門,拋出尖銳問題,甚至還近乎挑釁似地詰問:你們中國的火箭整流罩是用竹子做的嗎? 第二天,法國一家報紙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條消息《羽毛未豐的中國航天技術要參加國際競爭》。一時間,世界輿論嘩然。 當年10月26日,航天工業部部長李緒鄂宣布:中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放國際市場,承攬對外發射服務。 這一消息震撼全球。自此,中國航天也正式踏上了開拓國際發射服務市場的艱難之路。
長二捆橫空出世
就在中國正要進入世界航天發射市場之時,世界航天界接二連三傳出噩耗: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起飛后73秒爆炸,7名航天員魂斷藍天。當年8月,美國政府宣布航天飛機退出商業飛行。隨后,美國大力神、徳爾塔火箭以及歐洲阿里安火箭相繼發射失敗。100多天內接連發射失敗的情形,攪亂了國際航天發射市場,已經造好等候上天的衛星由于火箭的短缺而在地面滯留。同一時期,新興的中國航天初顯技術實力。然而,一直封閉在計劃經濟體制內、只懂科研和技術、不懂得商業經營的航天人,連國內商業市場都不熟悉,更不用提國際商業市場了。更何況,當時國外對中國航天技術知之甚少,懷疑和偏見常常使初出茅廬的市場開發人員遇到難以想象的困難,甚至曾一度被對方懷疑為皮包公司的騙子。不懂市場,就老老實實地進行調研,在市場中摸索、學習、成長。1986~1987年間,代表團先后與美國的十幾家潛在客戶進行了密切聯系,曾經1個月連續進行了24場長征火箭推銷宣講。通過交流,這些奔走的航天市場開拓者捕獲到準確的衛星發射市場信息。美國航天飛機停飛后遺留的24顆待發射衛星中,長三火箭可發射11顆。更重要的信息是:從1990年開始,大容量、長壽命、高功能的新一代重型通信衛星將取代80年代的通信衛星,長三火箭運載能力已不能滿足需求,必須研制新一代更大運載能力的火箭,才能保持我國運載火箭在90年代國際市場的持續競爭力。當時,一院院長王永志、副院長王德臣、老專家屠守鍔等力薦研制長征二號捆綁火箭“LM-2E”,長城公司派黃作義出任長城公司駐美辦事處主任。中國提出的方案是在加長的長二丙火箭基礎上,一級添加4個助推器,二級采用大噴管發動機和推進劑利用系統,把火箭的低軌道運載能力提高到9噸,再尋求國際航天市場上流行的上面級火箭合作,共同挺進主流商用衛星的發射服務市場。美國休斯公司率先接受了圖紙上的LM-2E方案,通過雙方合作,我國成功中標澳大利亞衛星項目。于是,第一枚為國外市場量身定做的火箭——長二捆橫空出世,創造了“拿著草圖簽訂合同、拿著合同找貸款、拿著貸款造火箭”的傳奇。
第一枚長二捆火箭提前一天豎立在發射臺上
“這張草圖非常經典,被發表在美國航空航天雜志上,影響力極大。”曾參與長二捆方案論證的彈道設計專家余夢倫院士回憶道。
生死攸關的“入場券”
從1986年1月到1987年,長城公司拿到了幾份商業合同,一切似乎正朝著預期方向邁進。然而,真正的困難才剛剛拉開序幕。中國航天走向國際的商業活動驚動了美國政界。有人聲稱:中國進入國際衛星發射服務市場,是高技術入侵,將嚴重損害正在發展的西方商業發射服務利益。
1988年9月美國總統里根提出,雙方政府需達成“責任”“技術安全”“商務”3個協議,美國才同意發放衛星出口許可證到中國發射衛星。在市場開發過程中,中國航天人很快意識到要進入國際市場,就必須盡快與國際市場規則接軌,拿到加入“國際航天俱樂部”的“入場券”。中國航天走向國際市場,不僅是航天系統的新課題,也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課題。
1988年11月8日,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國加入包括《外空物體所造成損害之國際責任公約》等在內的3個國際外空條約的決定,并由中國駐聯合國大使簽字,完成了手續。這意味著中國航天不再是西方大國眼中的“非法個體戶”。同時,航天工業部副部長孫家棟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于10月和12月,同美國助理國務卿尤·麥卡里斯特率領的政府代表團進行了兩輪緊張的談判。 雙方終于在當年12月17日和次年的1月26日先后正式簽署了兩國政府間關于發射服務的3個協議,美國政府同意發放美制衛星到中國發射的許可證。
至此,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市場的大門向中國人開放了。就在形勢大好之時,航天人內部產生了分歧。當長二捆火箭的國際市場開拓取得實質進展并簽署了澳星發射合同后,國內出現了強烈的反對聲,有人甚至提出:只有在拿到12個國外客戶的合同后再投產新型火箭,才能規避經濟風險。
1988年11月11日至13日,航空航天部在北京大興召開“關于長二捆綁火箭的技術經濟方案評審會”,75名高級專家和院級主管領導到場。這是場生死攸關的“大辯論”。會上,長城公司副總裁陳壽椿做了“LM-2E發射服務市場調查和分析報告”,講解長達7個半小時,以充分的市場調研為根基,得出了“要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新型火箭就必須立即上馬”的結論。經過3天伴有“強烈火藥味”的討論,在兩種不同思想觀念的激烈交鋒后,主流意見認為長二捆火箭應當立即立項、研制。經國務院批準立項后,中國航天人傾全力奮戰,用18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正常36個月研制周期的工作量,比合同規定的日期提前一天將火箭豎立在發射臺上。
1990年,長二捆火箭成功履約外星發射合同,之后又使用國產的固體遠地點發動機EPKM完成了7次外星發射。這是中國航天史上令人肅然起敬的創舉,而“大辯論”的結論和前瞻性觀點,在其后10年間長征系列火箭得到跨越式發展的實踐中得到證實。改革打開了面向世界的大門,航天人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用最快速度、最小成本重建了自己的價值體系。
1988年12月中美政府代表團達成協議后合影留念
“我佩服你們的實干精神”
1990年4月7日21時30分,長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將亞洲一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1990年4月7日亞洲一號衛星發射成功
來自香港亞洲衛星公司的代表與17個國家和地區及阿拉伯衛星組織的200多位外賓在發射現場目睹了這一壯觀景象。休斯公司負責火箭、衛星技術協調的首席代表斯旦豪爾大為感慨:“我們使用國際上的各種火箭已發射了幾十顆衛星,但從未達到過此次發射這么高的入軌精度。”這是中國航天走出國門的開局發射,從1989年1月23日簽訂合同到實施發射歷時僅14個月。緊接著,澳星、瑞典星、亞太星等相繼發射成功。
1998年,長征火箭一年6次發射,把10顆外國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標志中國火箭的生產、發射已達到了一定規模。但好景不長,90年代末,中國航天商業發射遭遇失利,加上美國對中國衛星及設備的制裁,中國航天國際商業發射服務陷入低谷。面對困境,中國航天人發憤圖強,制定了“72條”“28條”“質量歸零雙五條”等一系列嚴格的質量管理規范,并采取“中國火箭+歐洲衛星”“中國火箭+中國衛星平臺+歐洲載荷”的創新模式,打破西方國家封鎖,重新走向國際,并取得不凡成績。
進入21世紀,我國首次實現了衛星整星出口零的突破,中國衛星開始登上世界航天舞臺。
2007年5月14日,尼星一號發射成功,這是我國第一次實現整星出口,也是我國第一次以火箭、衛星及在軌交付的方式為國際用戶提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一種全新的商業發射模式被激活。 在“走出去”的路途中,中國航天輸出的不僅是資源、技術,更是人才、經驗,多年來,為約10個國家和地區建設了衛星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地面應用系統。
2012年,委內瑞拉遙感衛星項目是中國航天第一個遙感衛星“星地一體化”出口項目,中國航天首次向國外用戶提供了遙感衛星數據接收、處理、分發、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時間再次回到我國航天開拓國際市場的早期,國際商用航天界質疑不斷,但當看到中國長征火箭研制發射成功,都紛紛贊揚中國航天的技術實力和履約精神。“你1986年到休斯公司宣講長征火箭時,我也在場。現在看來,你那時講的事,你們都做到了,我佩服你們的實干精神。”休斯公司資深專家懷特曼再見到黃作義時說。
(來源:中國航天報)